先导智能营收首破百亿新签订单187亿 研发人员年增799人费用增67%
炒股就看,先导新签权威,智能增人增专业,营收亿研员年及时,首破全面,百亿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订单 来源:长江商报 深度绑定后,发人费用(300450.SZ)盈利能力强势表现。先导新签 4月24日晚间,智能增人增先导智能披露的营收亿研员年2021年度报告显示,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.37亿元,首破这是百亿公司营业收入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。与之对应的订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(简称净利润)为15.85亿元,同比翻倍增长。发人费用此外,先导新签2021年,公司新签订单187亿元(不含税)。这,似乎可以说明今年将延续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。 今年一季报显示,前三个月,先导智能实现的净利润为3.46亿元,同比增逾70%。 先导智能将业绩高速增长归结为锂电池行业继续快速持续发展,加上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使得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持续快速增长。其实,在非锂电业务方面,公司也实现了快速发展,并成为业绩增长动因。 大力推进自主研发创新是先导智能成为行业领先者的重要支撑。2021年,公司研发人员净增加799人,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67%,达到8.99亿元。 绑定宁德锂电装备收入增115% 锂电业务、非锂电业务强劲增长,共同发力推动先导智能经营业绩高速增长。 根据年报,2021年度,先导智能实现营业收入100.37亿元,同比增加41.79亿元,增长幅度为71.32%。净利润为15.85亿元,较上年增加8.17亿元,增长幅度为106.47%。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(简称扣非净利润)为15.32亿元,同比增加8.29亿元,增长幅度为117.83%。 毫无疑问,这是先导智能取得的历史上最为亮丽的经营业绩。当然,过去,公司也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。 2011年,先导智能实现的营业收入1.43亿元、净利润0.39亿元,2014年,上市前一年,其实现的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分别为3.07亿元、0.66亿元,同比增长75.41%、74.87%,扣非净利润0.63亿元,同比增长73.85%,三者同比增速均超过70%。 2015年,上市当年,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5.36亿元,同比增长74.89%,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.46亿元、1.38亿元,同比增长122.18%、119.71%,营业收入继续保持超过70%增速,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均翻倍增长。 2016年至2019年,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.79亿元、21.77亿元、38.90亿元、46.84亿元,同比增长101.26%、101.75%、78.70%、21.41%。同期,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.91亿元、5.37亿元、7.42亿元、7.66亿元,同比增长99.68%、84.93%、38.13%、3.12%。除了2019年增速明显放缓外,其余年度均表现为高速增长。 2019年,主要是受市场影响,行业整体表现不佳,先导智能计提存货跌价损失、应收账款损失等合计达1.74亿元,导致净利润增速放缓。 2020年,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、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8.58亿元、7.68亿元、7.03亿元,同比变动幅度为25.07%、0.25%、-8.39%。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表现不突出,主要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约2.40亿元等。 2021年,先导智能经营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,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表现突出。2021 年度,新能源车整个产业链发展明显加快,锂电池公司陆续公布了庞大的扩产规划,展开了大规模的扩产招标。这一年,公司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收入为69.56亿元,占比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9.30%,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14.82%。非锂电设备业务方面,公司光伏智能装备、3C 智能装备、智能物流系统和汽车智能产线等非锂电业务行业态势良好,公司已与诸多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。 2021年,先导智能新签合同新签订单金额达 187 亿元(不含税),创历年新高。 打造平台型公司夯实竞争优势 在先导智能看来,公司的盈利能力还将进一步释放,新签高达187亿元订单奠定了未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基础。 先导智能表示,公司专业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、生产和销售,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,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,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企业。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、光伏智能装备、3C智能装备、智能物流系统、汽车智能产线、氢能装备、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,能够为客户提供智造+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。 在年报中,先导智能介绍其核心竞争力时表示,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平台型公司的竞争优势、锂电池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、成套设备与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力、扁平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体系以及较早的国际化布局等方面。 除锂电池智能装备和光伏智能装备业务外,近几年,先导智能布局了3C智能装备、智能物流系统、汽车智能产线、氢能装备、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新业务。公司称,经过几年发展,该等业务目前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,平台型公司的特征越发明显。平台型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,一方面,平台型公司业务上具有较强的扩展性,能成功布局各类新业务;另一方面,新业务在平台型公司上发展更快,平台型公司在行业顶尖人才的引入,新业务在客户的接受度,不同业务之间在产品、技术和管理的协同上具有得天独厚优势。 在核心技术方面,先导智能通过自主创新,掌握了包括自动卷绕技术、高速分切技术、叠片技术、涂布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,提升其产品在锂电池、光伏电池和组件、新能源汽车、燃料电池等下游行业的制造水平。 2021年,先导智能共获得授权专利技术419项,其中发明专利35项。截至当年底,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764项。 在研发投入方面。2021年底,先导智能研发人员数量为3248人,较2020年底增加799名,增幅为32.63%。 近年来,先导智能研发投入快速增加。2017年,其研发投入为1.23亿元,2018年至2020年为2.84亿元、5.32亿元、6.89亿元。 2021年,研发投入为10.70亿元,首次突破10亿元,同比增长约55.30%。如果剔除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,其研发费用为8.99亿元,同比增长约67%。先导智能称,公司重视研发投入,工资薪金、材料等费用均较2020年有明显增加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“长期不用的钱,买这类保险合适!”银行“卖保险”热情高
- 台媒:台积电三大客户苹果、AMD、英伟达下调订单量
- 否认回报土耳其,拜登支持向土出售F-16:“无交换条件”
- 马海方:祝荣宝斋生日快乐
- 2022年金融街论坛聚焦“新市民”:精准把握金融需求 促进共同富裕
- Meta将裁减工程师岗位,为业务下滑做准备
- 受台风“暹芭”影响7月2日海南环岛高铁、海口市郊列车全线停运
- 去年全球机械设备并购总额630亿美元,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
- 高盛:百思买利润率仍将承压 维持“卖出”评级
- 2022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公布
- 绿竹生物冲刺港股:年期内亏损超5亿 泰格医药与北京亦庄是股东
- 拜登宣布增兵欧洲 俄罗斯发出警告
- 万豪旅享家公寓来了,“雅诗阁们”慌不慌?
- 小米新款高端路由器官宣,采用全新产品形态
- 需求回暖,PMI重回扩张区间
- 7月1日复盘:短期风险正在释放 主力资金出击11股
- 迪士尼版宫斗,好看吗?
- 明星高管陆续出走弘阳地产 创始人曾焕沙重回一线
- 大小摩等国际大行驳斥灰熊做空蔚来:香港上市时BaaS模式已获尽职调查
- 西班牙6月制造业PMI创近一年半新低
- 搜索
-